“没有想到这次成功救援,创造了一个奇迹,被困水中9个小时的工人安然无恙,非常感谢义煤集团的无私援助和大力支援,国有大型企业勇于担当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是8月23日晚上新安县副县长、“8.19”抢险救援指挥部指挥长杨惠江告诉记者的一番话。
被救工人李士君在病床上依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要不是救援及时,我早就没命了。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义煤,感谢所有救援的人!”
8月19日凌晨,新安县城普降暴雨,来势凶猛的大暴雨,据气象信息显示,县城最大降雨量达到142.8毫米,为近年来十分罕见。
正在新安县城泥河口附近修建的一处隧道工程出现倒灌情况,井底正在连夜施工的6名工人,有5人成功撤离,1人被困。
凌晨1:57左右,县公安局接到报警:泥河口西一施工隧道出现积水倒灌,致使施工工地一名值守人员被困。
险情就是命令。
随即,新安县启动了紧急救援预案,抢险指挥部迅疾成立,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打响。
县公安、消防、120及电力、市政等部门接到命令赶了过来;
堵截来水、迅速排水是救人的关键。抢险救援指挥部立即向义煤公司求援,请求调用大型抽水设备进行救援。
险情就是命令。
新安煤矿、郁山煤矿、云顶煤矿、救护五中队在接到指令后立即组织人员参与抢险救援任务。
3点20左右,郁山煤业董事长李灵杰、副总经理曹顺周,云顶煤业在党委书记陈平先期到达,与指挥部人员一起分析险情,制定救援方案。
之后,新安矿党委书记郭栋带领下41名抢险队员,携带三台大功率的水泵赶到了现场;郁山煤业的20名工人和2台水泵,驻扎在义安矿业的救护五中队22名救护队员,云顶煤业的2台水泵陆续到达,参与抢险救援。
“新安煤矿机电科、机电二队负责人安装潜水泵、放电缆,救护四中队负责接管子,掘二队、机修厂的电工负责接通电源……”一个个命令迅速下达。
天空的雨越下越大。救援人员冒雨迅速行动起来。救护四中队的一小队,救护五中的两个小队队员协助安装排水设备及配套设施,并负责区域监控及现场安全监护工作,确保安全操作、措施有效。
雨中,救援人员身上布满了泥水,扛沙包、装水泵、接管子,浑身湿透也顾不上不停下来休息会,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共同努力,三条分别五十余米的排水管路和水泵安装完毕。
6点10分,随着电闸的合拢,第一台大功率的水泵开始高速运转,之后,其余5台水泵也安装完毕,将围在隧道口的水潭变成三条“水龙”朝着外围不同的方向排出。
天空逐渐放晴,水位在一点点下降,隧道口上方的平台逐渐暴露了出来。
经过4个多小时不间断抽水营救,水位已下降到离洞顶20公分左右。
面对还在汩汩流动的浑黄雨水,救护五中队小队长、优秀共产党员马国亮来不及脱下衣服,带领施救组第一个率先跳入近两个篮球场大深4米的积水坑中,接着救护队员程森、秦圆伟、黄尧依次跳入水中,浸泡在水中的救护队员冻得牙齿直打颤,嘴唇发紫,浑身发抖,但他们还是不停地坚持施救。因为他们知道,时间就是一切!生命重于一切!
通过连续不断的喊话,发现被水淹的隧道中隐隐约约有了回音。
“救命!救命!”声音虽低,但还是被救护队员听到了遇险职工发出的生命呼唤。
“不要急,坚持住,我们马上就进去把你救上来。把脸部靠顶,上面有空气……”水中的4名救护队员贴着隧道口一边侦查里面情况一边向里喊话。
由于水面离隧道顶部只有20公分左右,救护队员程森携带救生圈、救生衣两次尝试游泳送入都没有成功。
“不要急,我们再想办法,一定要保存体力,心态要放好啊。”在不断的喊话中,救护五中队小队长马国亮判断遇险者所处位置距隧道口有10米左右,靠隧道西侧位置。
经验丰富的救护五中队队长郜爱国果断制定出第二套施救方案,让岸上救护保障组把两根5米长的绿色伸缩绝缘棍连接起来送入坑池中,靠着微弱的灯光,马国亮拿着绝缘棍顺着巷道西侧向里探去。
“我摸住了”
“不要慌、憋气、抓紧棍子……”被困工人李士君抓住了救命棍,被救护队友从隧道中拉了出来。
此时已是上午10:40。大雨初霁,阳光刺破云层。
现场顿时沸腾了。掌声、欢呼声响成一片,不少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掌声是对义煤人勇于担负社会责任的认可和赞誉,也是对各方通力合作冒雨成功营救的肯定;救援人员脸上的笑容是无愧于河南能源人的称号;成功救援,更好地诠释了“忠党报国、奉献河南”的企业信念。
“这真是个生命的奇迹”现场所有人无不惊叹!
参加救援的新安煤矿矿机电科科长罗强说:“此次救援难度还是比较大的,一方面要克服一直下着的大雨和现场的很多不利因素,一方面还要不断排水,保证被困人员及救援人员的安全。”
救护四中队副中队长楚会战介绍:“当时,在安装水泵及排水设施时,由于十几米的高度,再加上天黑,雨水还在不断的顺势下流,给排水工作造成一定困难。但我们没有放弃任何希望,大家一起努力,争分夺秒,终于成功将人安全救了出来。”
“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就不会放弃救援,为了救助群众,一定会将救援进行到底。”救护五中队队长郜爱国这样说。
“当时工友们都拼命往外跑,我跑得慢了,距离洞口还有一段距离,大水快淹没头顶,没办法,只能往后退,退到稍微高一点的地方。”被救工人李士君说,隧道顶部有铁丝,他就攀着铁丝努力把脸露出水面。
李士君介绍,当时他所在的位置距离洞口大约五六十米,刚好顶部有个凹槽,洞内有空气让他能坚持住,往前走都是水,他不敢贸然行事,脱掉身上的衣服,减少阻力静待救援。
李士君说,在被困在水中的9个多小时里,他有过害怕,但没有绝望和放弃。后来,他听到有抽水的声音,感觉水位在慢慢下降,,我知道外面一定有人在救我!
水位下降一点,他就慢慢攀着顶部的铁丝往前走一点,最终被救援人员用绳索拉了上来。
今年来,义煤公司积极承担社会救援责任,已成功处理了“3•24” 三门峡灵宝市秦岭黄金矿业有限公司火灾事故、“7•16”渑池县南坻坞铝矿火灾事故,抢险遇险矿工12名,有效保护了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