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区域经济 > 正文 新闻热线:15510148300

医疗公平如何冲破“三重门”?

    如何将顶层设计和试点突破有机融合,发掘出真正适合国情的改革路径,成为推进新医改,确保城乡医疗公平的关键

  5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强调今年将继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整合城乡基本医疗保险管理职能。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

  城镇化过程中,医疗公平的实现是重要保障。新医改直接目标是解决民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核心是保障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公共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因此,推进城乡公共医疗服务均等化,保障医保真正全覆盖和高质量,建立规则公平和机会公平的医疗体系,是确保医疗公平实现的基础,更是城镇化推进中的重要命题。面对困扰医疗公平推进的三重掣肘,如何从新医改现状与实际入手,将顶层设计与试点突破有机融合,找出真正适合本国国情的路径,是目前业内外人士关注的核心命题。

  30岁的张宇来自内蒙古,来北京求学工作至今十年。父母从老家退休后来京跟他一起生活。父母年龄大了,患高血压和高血脂等病,常去医院。最让全家揪心的是药费太贵。因没北京户口,老家医保派不上用场,几乎所有费用都要通过自费解决。张宇全家希望医保早日实现跨地区转移接续,不再受户籍限制。

  这是很多外来务工者及家属的心愿。

  此前3月,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表示,当前要重点解决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医疗费报销问题。医保跨地域报销问题直接影响个人负担医药费比例,实质体现医疗公平。2009年起我国确立新医改的目标:实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既定目标,简言之就是保障居民医疗公平。

  两座大山依然“坚挺”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困扰民众多年,至今虽有缓解,并无根本改观。

  去年以来北京等地医院试点取消医药补医后,看病贵问题稍有缓解,一些试点医院药价略有降低,与民众实际需求仍有较大差距。

  有媒体报道,昆明试点取消以药补医两年来,药价依然“坚挺”。

  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群,像张宇那样属外来务工者,他们及亲属在老家参加了新农合或城镇居民医保,却因不能实现跨地域报销,看病主要靠自费。

  记者调查显示,我国目前医疗卫生服务的高比例个人现金付费机制,加重了贫困人口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及流动人口负担;加之医保支付方式的先天制度壁垒,弱化了民众医疗风险分担功能,进一步加剧了“看病贵”。

  看病难背后的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公仍未获明显改善。

  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50.32%的人口居住在农村,但八成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城市80%的资源集中在大医院。

  民众生病后多数选择去医院尤其大医院就诊住院。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门可罗雀仍为常态。

  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入院人数中,七成以上进入大医院就诊,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人数仅占总就诊人数24.7%。

  绝大多数民众就医选择公立医院,2011年各类医院诊疗人次及入院人数中,公立医院接纳人数均占总数9成以上,民营医院所占比例均不到一成。

  城乡和区域医疗资源分布显著不均衡。我国卫生事业费主要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支持。因此,各地卫生事业费用多少很大程度取决于地方经济与财政实力。因不同地区卫生投入不同导致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程度近年虽有缩小,仍差距明显。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2》显示,2011年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城市为6.24张,农村为2.8张,相差2.23倍。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最高省份为上海7.55张,最低为贵州2.77张,两者相差2.73倍。

  同时,卫生技术人员分布不均衡有加剧趋势。2006年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最高省份为北京10. 58人,最低为贵州2. 10人,相差5. 04倍。到2011年,最高北京14.2人,最低贵州2. 68人,差距却拉大到5. 30倍。

  目前各地正积极探索公私合办及建立“医疗联合体”等缓解看病难举措,不过仍存在制度和理念障碍,尚未有成熟模式。

友情链接

中国商务新闻网 人民网 新华网 光明网 中国新闻网 中华网 正义网 中国纪检监察报 法制网 中国科技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经济网 红网 新京报 中工网 北京网站建设公司

战略合作

北京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