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交通 > 正文 新闻热线:15510148300

从规矩变成习惯 文明交通点亮宿迁城市新名片

宿迁市洪泽湖路,行人闯红灯被拍后会在大屏上“亮相”

3个月前,初到宿迁城区工作的刘薇过马路还有些不适应,“有好几次领孩子过马路,看见有车过来自己先站住,可车辆自觉停了下来,司机还摆手示意我们先过。”时间一长她就发现,以“车让人”为代表的交通文明在这里已经约定俗成。

作为江苏最年轻的设区市,宿迁在城市管理上有个突出的矛盾就是车多交警少。目前,宿迁市区机动车达32.13万辆,而交通管理警力为65人,万车警力比仅为2人。前些年,当地交通管理压力更大,各种备受诟病的交通违法陋习异常突出,城市文明水平堪忧。2011年,宿迁在江苏省文明指数测评中垫底,彼时也是江苏13个市中唯一不是省级文明城市的设区市。

知耻而后勇,创建见真功。宿迁市2012年正式启动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此后一年一个台阶,短板不断被补齐。2014年,宿迁跻身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2015年,在全国123个地级文明城市创建考评中位居第二;2016年,宿迁更是跃居榜首。这其中,文明交通犹如一面镜子照出了这里的文明进步。

宿迁市委书记魏国强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宿迁把文明交通上升到城市管理的高度来统筹谋划推进,用足用活行政资源、志愿者、人民群众等各方力量,形成协调共治、齐抓共建的强大合力,不仅促进广大市民文明习惯的养成、文明素质的提升,还对城市管理和文明城市创建产生巨大推动作用,彰显了法治宿迁、诚信宿迁建设成果。

足下文明,从严管到习惯

“绿灯还剩2秒,加速冲过去吧”“看别人闯了红灯,我才跟着过的”“有急事,习惯了”……坏习惯养成非一日,要戒掉也不容易。宿迁市公安局副局长孙维介绍,就拿斑马线前礼让行人来说,虽然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早已明确规定,现实生活中却往往被忽视。严规矩,强执法,就势在必行。2014年7月开始,宿迁在全市范围开展了“礼让斑马线·文明我先行”整治行动。

“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时未停车让行的,处罚50元,扣3分;右转弯车辆没有礼让行人的,处罚100元,扣3分。”孙维说,一开始主要通过交警现场执法抓拍进行处罚,实行首违必罚、上限处罚,同时将市区岗点夜间交警执勤时间从22时延长至23时30分,最大限度地将警力延伸下沉,对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违法行为,组织执法小分队不定点开展查处行动,来推动实现“将路权优先让给行人,回归路权分配序列”。

为了形成严管声势,当地交警部门想了很多招儿。警力不足就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在市区公交车、出租车和私家车上安装100台“随手拍”设备,让市民即时抓拍上传不按规定变道和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凡举报属实即对举报人予以奖励;推行“便衣在行动”,让交警、辅警身着便衣在路口架设摄像机,现场拍摄现场处理,解决了以往因证据不足而纠缠不清的执法困境。

集中整治过后,宿迁警方意识到,要实现长效管理还须依靠现代技术手段。“从2015年起,宿迁市公安局投资近亿元开展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完成了市区422个路口监控的高清化改造和358个灯控路口信号智能化升级。”孙维说,其交通指挥调度智能平台具备指挥调度、信号控制、特勤警卫等18项功能,全部信号路口可实现全天候自适应信号控制,这些应用大幅提升了交通指挥调度和路面查缉智能化水平。

记者在宿迁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看到,智能交通系统内设模块可将非结构化信息快速转换为结构化信息,民警只用输入特定时间段,就能从海量视频中快速查找诸如“不系安全带”“开车打手机”等交通陋习的监控画面,大大方便了交通违法查处。市交警支队科技大队大队长刘佳介绍,3年前,每名交警每天执勤6个半小时查处的违法行为达20多起,如今在科技强警下每人每天查处类似违法行为不超过1起。

“交通文明既要从大处着眼,也要从小处入手。我们从治理行人闯红灯、要求机动车礼让斑马线等细小抓起,与市民订立规矩,严格管理之下良好的交通秩序逐渐建立起来。”宿迁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江海说。据统计,2013年以来,宿迁公安交警部门查处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21万起,占到全省总数的一半。

将心比心,人人都是文明使者

去年6月,宿迁又开启“礼让斑马线”升级模式,倡导全体市民积极参与文明交通建设中去,努力形成“车让车、车让人、人点赞”的互动、文明、和谐的交通秩序。记者注意到,活动中有了一些更细的规定,如广大驾驶人斑马线前要减速,遇有行人踏上斑马线,应主动停车让行人先行;对犹豫不前的行人,应挥手示意先行;行人过街走斑马线,不随意横穿,不闯红灯,对礼让的车辆竖大拇指点赞;车辆在繁华商业路段、交叉路口应相互礼让等。

宿迁市民宋建军经常开车送孩子上下学,对于礼让斑马线,开始他不以为然,后来渐渐发现,有些行人看到机动车礼让后会快速小跑通过斑马线,有人还会伸出大拇指表示赞许。“那个时候突然觉得,礼让是应该的。将心比心,自己既是驾驶员,也会是行人。”

当市民把自觉遵守交规养成习惯,文明交通自然而然成了宿迁重要的城市名片。目前,宿迁市区无警路口行人、非机动车守法率在98%以上,有警路口达到100%;市内公交车、出租车礼让率达95%以上,私家车礼让率达80%以上。6月5日16时,记者来到宿迁市区人流量密集的幸福路商业区、黄河南路人民医院路段、西湖路富康大道毗邻商业区楚街的路口,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各行其道。尤其是在斑马线前“车等人,人快过”的现象,让人真切感受到一种习以为常的通行默契。当天,记者在宿迁市公安局指挥中心随机调取了十多个路口监控视频,也没有发现一例行人与机动车闯红灯、机动车与行人抢行斑马线的现象。

在文明交通建设的带动下,文明还逐渐向城市管理其他领域延伸。从2014年开始,宿迁市公安局联合城管、交通运输部门组建“一街三方”整治工作组,对交通乱点、堵点、黑点联合集中治理,严管严处车辆乱停乱放、三(四)轮车违法载客、违规摆摊设点等违法行为,最大限度凝聚执法合力、提升执法威力、减少执法阻力、降低执法压力,提升了管理效能。

“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就是立规矩,树规范,让整座城市都行动起来,让全体市民都成为文明的使者。”宿迁市长王天琦认为,要坚持“以物应人,以物化人”,让市民感受、相信、继而践行规则的力量,所谓“以物应人”是对群众的需求要有一个回应,“以物化人”是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来感化人、教育人、约束人。“就像我们一些路口设置的遮阳篷,夏天防雨,冬天防雪,骑电动车的人如果在35度以上的高温下等红灯过马路,露天等半分钟都很难过,但有了遮阳篷就会让市民感觉到这个城市的管理者心里有他,这就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互动。”王天琦说。 

友情链接

中国商务新闻网 人民网 新华网 光明网 中国新闻网 中华网 正义网 中国纪检监察报 法制网 中国科技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经济网 红网 新京报 中工网 北京网站建设公司

战略合作

北京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