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金融债券 > 正文 新闻热线:15510148300

原平:农户莫名被贷款 信用社:概不透露详细信息

    市场信息报讯 (本报记者 王俊杰) 近日,山西省原平市段家堡乡老底沟村的罗高礼向记者讲述了他遇到的一件糟心事。2015年三四月间,官地信用社的几个人突然来到他家,向他的妻子乔兰玉索要5万元贷款。

  “奇怪了,我已经多年没有在农村信用社贷过任何款,这笔钱究竟是谁借的,什么时候贷的,用于什么目的?”为了弄清事情原委,一年来他多次奔波于官地信用社和原平市信用社讨要说法。“无缘无故,就背上了贷款。像我这种情况的还真不少。”在讨说法期间,他碰到好多人到信用社反映类似情况。“我们村的罗俄应(音)有10万贷款呢!附近村子不少人,都有这种被贷款的情况。”11月9日,官地信用社郭主任对此表示,自己刚来此地上任,对之前的事情不太清楚。如需查阅相关资料,要得到上级部门批准方可。他向上级请示,但上级并未透露罗高礼的妻子乔兰玉和罗俄应的贷款信息。

  “当时信用社的人态度很蛮横,不告诉我们何时候背上贷款、谁签的字,只是说会处理。但前两天去查,显示我老婆仍有贷款。”11月15日,原平市信用联社纪检书记简书记表示,经查乔兰玉和罗俄应已没有贷款了。现在农户是否有贷款,信用社也不好追查,原因是经办这些贷款的官地信用社信贷员如今已去世。对于事情的处理,我们已经移交公安部门办理。目前,不方便透露农户贷款的相关信息。然而,记者随后与罗高礼取得联系,他表示那笔贷款仍然记在他妻子的名下。

  在原平信用社的办公室,我们还遇到了一位莫名被贷款的女子,称她们村有好几家农户,都莫名被信用社贷了款。“早年间我们还曾向信用社贷过款,但马文英连信用社在哪都不知道,也被贷了款。”她随即请来同村这位更“无辜”的农户,马文英告诉记者,她是段家堡乡红岭村人。去年七八月份,官地信用社主任曾问过她在信用社是否有贷款,她否认。之后,她委托女婿到官地信用社查询是谁冒用自己的名字贷款,被告知需马文英本人去方可查询。后来她多次去官地信用社,信用社工作人员告知她曾贷款4万8千元,是由一位现已去世的信贷员办理的,但不允许她查看更多相关的贷款信息,并告知只要写下没有出示过任何证件的证明材料,她的征信就不会有问题。今年3月,同村村民在信用社的黑名单上发现了马文英的名字。她当下去查征信未发现问题,便要求信用社将她的贷款记录删除,但信用社答复无法按她的要求去做。

  “既然信用社说钱是我们贷的,为什么不让我们还钱,最后反倒是信用社还上了,这笔钱到底是公家的是私人的?总是背黑锅,我们要继续向有关部门反映,甚至通过法律手段也一定要把事情弄明白。”马文英说,她不知道为什么很多关键信息信用社不愿意向他们这样莫名被贷款的农户说明。

  据业内人士介绍,此类事件的发生反映了个别农村信用社贷款管理不力、审批不尽职等问题。制度执行不严格是形成借冒名贷款的直接原因。贷款经办人员在办理业务时作风不正,没能把好信贷投放的第一关。有些人员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和操守,在办理信贷业务时经不起利益诱惑又或是碍于情面,对违规贷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岗位职责不到位是借冒名贷款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虽然农村信用社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具有网点和人员的优势,但由于农户贷款量大面广、额小分散,一个信贷员往往要承担几个村几百户的信贷业务,金融需求与从业人员不足出现明显反差,导致贷前调查不到位、不彻底,给借冒名贷款的产生埋下了风险隐患。

  原平农户莫名被贷款,责任究竟在谁,事件如何结尾,本报将继续关注。

友情链接

中国商务新闻网 人民网 新华网 光明网 中国新闻网 中华网 正义网 中国纪检监察报 法制网 中国科技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经济网 红网 新京报 中工网 北京网站建设公司

战略合作

北京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