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新伟 李大凯报道
一个注册资金只有300万元,早已处于停产状态且属于国家政策关停类别的公司,竟然通过了浮山商业银行的重重审查,获得了2650万的贷款。据浮山商业银行内部人员透露,这样的贷款匪夷所思,如果没有幕后操作,根本无法实现!
蹊跷的贷款
2014年12月31日,临汾市尧都居民朱永福作为一家名为晋翔矿业公司(以下简称晋翔矿业)的法人代表,在临汾市浮山农商行获取了总额为2650万元的贷款。
朱永福的情况反映材料显示,2014年12月份,樊公鹏以给朱永福70-80万元好处费为条件,商定将晋翔矿业的法定代表人更改为朱永福,并以晋翔矿业的名义向浮山农商行申请贷款300至500万元。经朱永福同意并办理法人变更手续,次日,晋翔矿业便获得浮山农商行发放的2650万元贷款,而这笔钱朱永福从未见到,也未收到过2650万元的贷款信息。究竟是浮山信用社在他签字贷款到位后挪作他用,还是以他之名盗取套用国家金融机构资金据为己有,但直到目前为止,浮山信用社也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
晋翔选矿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2月2日,系个人独资公司,注册资金为300万元,2003年12月2日至2015年2月11日,工商部门核定的法定代表人:亢亚军。在变更后一栏,没有查询到朱永福曾经变更为该企业的法人。
晋翔选矿厂位于浮山县东张乡,据当地村民反映,该企业实际在六年前,大约2009年后就已经停止生产,除了一个看护人员外,从没有见过有生产的痕迹。
多次违规被曝
然而,浮山农商行存在的违规操作并非个例!据《民主与法制时报》报道:2005年《浮山信用社高息吸储放贷炮制亿元大案》震动山西金融市场,一个乡镇信用社、账外放贷2.8亿元、账外吸储4亿元。导致所有储户的存款取不出来,使涉案重灾区浮山北王信用社上至主任下至信贷员全部涉案被抓,整个信用社就剩守金库看门房的几个人没有涉案。
2009年山西省曾组织过一次对全省农村信用社系统冒名贷款清理工作,当时清理假冒名贷款2.72万笔,涉及金额10.03亿元。
2016年4月16日,中新网以“山西浮山农商银行一支行被指存漏洞,多人还款后未入账”为题报道,引起极大关注,牵出了多起贷款归还未入账事件,当地很多村民前往信用社查询个人还贷入账情况。除了已经报道的数例类似事件以外。《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了更多受害的村民。
仅浮山县东张乡,就有姚文海、姚文河、张海云、李健等多人,因这种情况而导致利益受损,甚至被列入征信黑名单。
在位于浮山县城的农商行总部,记者见到了该行的赵军行长。赵行长告诉记者,晋翔选矿厂2650万的贷款确有其事,部分农户还款后未入账的情况经过媒体报道之后,涉案的银行工作人员已经被当地警方抓获,目前正在调查之中 。但对于晋翔矿业的相关情况,赵军行长则一味强调,银行方面的监管有漏洞,目前不接受任何采访,到合适的时机,会通过媒体将真相公诸于众。
2600万坏账不算个事
在省联社临汾办事处,记者辗转见到了办事处王建明主任。在宽畅明亮的大办公室里记者向王主任反映了浮山农商行2600万不明贷款及收贷不入账的问题,王主任一支接一支地抽着大中华不以为然的称,这些情况他不知道,是谁的责任自然有公安机关去管。而对于晋翔矿业贷款2600万坏账对于银行来说不算多,一年几十个亿的坏账也很正常。随后他以有其它工作安排为由,婉拒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随后来到了临汾市银监局, 面对记者提供的相关材料,该局薛建鸿局长称,要接受记者的采访,还得按照局里规定,找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主任称要接受采访根据他们局规定,需记者提供身份证、记者证、介绍信,登记后交材料通过省银监局的批准后才可安排采访,让记者等他们通知,待批准后会联系记者。但截至记者发稿前,尚未收到该局对此事的任何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