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监督电话:
今日头条
热点关注
社会新闻
经济观察
法治
三农
资源
食品
房产
交通
教育
旅游
商务
文化
企业
人物
金融债券
安全生产
医疗卫生
区域经济
质量播报
市场信息
书画名家
民生民意
您当前的位置:
主页
>
书画名家
> 正文
新闻热线:15510148300
书法家郭礼勋应邀参加《世界因您而美丽——中国梦•强军梦暨纪念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全国书画名家作
2016-12-04 19:25 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12月3日,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艺术研究院副秘书长、书法家郭礼勋应邀参加在广州举办的《世界因您而美丽——中国梦•强军梦暨纪念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书法家郭礼勋
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副会长李刚(左一),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秘书长崔陟(左二),书法家郭礼勋(左三)
潇洒流落 翰逸神飞 ——郭礼勋书法简论
文 孟云飞
郭礼勋先生,1968年生于郑州,祖籍河南商丘,现居北京。笔名慕藤,字享耳,号长江、睢阳墨痴、芒砀山人等。现为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艺术研究院副秘书长、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扇子艺术学会会员,中国书画名家联会会理事。
郭礼勋自幼酷爱书法, 从唐楷入手,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后又临习钟繇《宣示表》、《荐季直表》、《力命表》,深得元常楷书润而厚、朴而雅之精髓。及其年龄稍长,对秦汉篆隶也有所涉猎,亦受益匪浅。而立之年,有幸结识当代草书名家白狼先生,并追随其十余载,耳濡目染,获益良多。近几年来,郭礼勋潜心古代经典行草法书的临习与研究,先后研习过张芝的《冠军帖》、张旭的《古诗四首》、怀素的《自叙帖》、孙过庭的《书谱》、黄庭坚的《廉颇蔺相如列传》及《诸上座》、王铎的《赠张抱一诗卷》、傅山的《草书右军大醉诗轴》、祝允明的《赤壁赋》等。而他又说自己于“二王”用功最多,对《兰亭序》、《中秋帖》、《奉橘帖》等心摹手追,凡数百通。由此可知其用功之深!
自留心翰墨以来,郭礼勋心无旁骛,昧前贤之馀烈,挹名家之前规,极虑专精,已经数十载。“ 苦心人天不负,有志者事竟成”艰苦的付出终有回报,其书法作品不但受到大众的喜爱,也得到了专家之好评。今我仅就他的草书谈谈自己的一管之见。
自古以来,书家对用笔都十分重视,赵孟頫甚至认为“用笔千古不易”,此言尽管失之偏颇,但也道出了用笔的重要性。郭礼勋对笔法的指、使、转、用把握得相当到位、娴熟。中侧并用,写出的笔画方圆兼备;中锋为主,写出的线条无论粗细,都饱满浑厚,老辣苍劲,极具立体感。从某种程度上说书法就是一种线条的艺术,草书尤甚。郭礼勋的草书线条变化丰富,“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信可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必有由。”他注重行笔的快慢、轻重,因此写出的线条极具节奏感和韵律性,忽而如大江东去,忽而似小桥流水,此诚如孙过庭在《书谱序》中云:“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郭礼勋的草书给人的整体感觉是大气磅礴,这种气势与他用笔的得心应手以及斩钉截铁、神驰情纵关系密切。
在结体上,郭礼勋的草书法度颇为谨严。如果说偏于静态的字体是在统一中求变化的话,那么行草书则是在变化中求统一。他的草书在结体上既能古不乖时,又能今不同弊。既善于打破常规、制造矛盾,又能补偏救失、化解矛盾。使矛盾的双方违而不犯,和而不同,既能相互依存,又能相互调和,因此他的草书在结体上便具有了浑然一体的和谐之美,给人的感觉是丰富多且彩耐人寻味。
对于一幅书法作品,从章法上来讲,不但要考虑落款、用印的问题,关键还要处理好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关系等。在郭礼勋的草书作品中,每行字数多少不一,有时反差还极大。字与字之间上下承接、左右瞻顾,疏密错落,“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但都能意气相聚,神不外散。他善于把握上下字之间的欹侧斜正变化,并巧妙地运用牵丝和映带,使上下字、左右行之间气息贯通,奔腾放纵,大有驰骋不羁,一泻千里之势。他的草书作品在章法上形式多样,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引人入胜,内气充盈,既传情,又浪漫,观之使人激情澎湃。
墨色应随着用笔的变化而变化,故字之巧处在用笔,尤在用墨。郭礼勋用墨十分大胆。老子云:“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是指哲理上的虚实,是对世间万物矛盾的一种理解和调和的方法。对书法而言,突出的是一种黑白关系,也即是用墨的问题。墨分五色,且有干枯浓淡之别。他的作品用墨灵活,对墨的浓淡、清浊、厚薄、枯润运用得都很得当。丰富的墨色变化,似乎赋予了他的作品以生命的律动,常常使欣赏者进入到一种忘我的境界。在他的笔下,墨以笔为寄托,笔用墨来呈现。笔中有墨、墨中有笔,其字既有神采又有筋骨。
有人说书法的最高境界是抒情写意,书法家可借其抒发奔放激越之情,或寄以驰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在各种字体中,草书笔势多变,“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具有极强的抒情性。书家的性格、气质和能力在书法上往往有所体现,除此之外,生活阅历对其艺术的影响也是很大的。郭礼勋是一位对书法痴迷、并致力于书法研习的人。他出身贫寒,经历过诸多磨难,但始终对书法艺术情有独钟。他的书法是其人生阅历的物化,是其品格的再现,也是他精神的外化。对于郭礼勋这样一个致力于书法事业的人来说,书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艺无止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仍需努力!希望他更上层楼!(孟云飞:教授、清华大学艺术学博士后、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
推荐阅读
王胜利:行经少林悟禅意 墨韵
王胜利:行经少林悟禅意 墨韵
书画买卖需谨慎 商家“套路”骗钱
毕加索所雇电工被控窃匿271幅大师
中国艺术家董百川喜获法国卢浮宫
“五王醉归”,5年来中国艺术品最
张大千巨然晴峰图拍出1亿350万 6年
热点阅读
绘画的“七分饱”及“悄悄话”
中国艺术家董百川喜获法国卢浮宫
中国革命领袖诗词书画展党校举行
阅故宫《伯远帖》查帖中之错别字
我们为何缺乏优质展览资源
书画买卖需谨慎 商家“套路”骗钱
“心心相印”当代佛像印六人学术
南宋为何会盛行小品画——文人间
中国美术家协会首次在布鲁塞尔办
中国油画经典作品法国巡展
书法家郭礼勋应邀参加《世界因您
香港苏富比2016年中国艺术品拍卖
友情链接
中国商务新闻网
人民网
新华网
光明网
中国新闻网
中华网
正义网
中国纪检监察报
法制网
中国科技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经济网
红网
新京报
中工网
北京网站建设公司
战略合作
北京网站建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人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