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估算,今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突破二亿辆,由此带来的停车难问题也愈益突出
五千万个停车位缺口从哪儿补
“每到周末,双向车道都会堵得死死的。我们住这一带的都是早出晚归。”家住北京市东单APM广场附近的柴女士告诉记者,“不仅住户停车难,就连来购物的消费者也难找到车位。”
步入汽车社会后,汽车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问题,原有的城市规划,并没有预想到后来的汽车总量。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立体停车场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分析报告》,今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突破2亿辆,停车位缺口保守估计超过5000万个。
巨大的缺口从哪儿补起?
城市规划没有跟上
“小区当时只规划几个地上车位。”在北京市外馆斜街居住的张荞告诉记者,她居住的小区里都是上世纪90年代末建成的塔楼,一共有一千多户居民。现在的停车位是划给自行车的,地下仅有的一百多个车位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很多邻居都把房子卖掉了,买了新小区。”
由于小区内没有足够的车位,附近居民就把车停到马路上。原本狭窄的马路变得更加难走。
“如果客人稍微在停车时耽搁一下,这条路基本上就堵死了。”这条路上一家餐馆的引导员告诉记者,他每天的任务就是发现客人要停车就赶紧引导。不然堵了路,都很焦躁。
这样的尴尬,在北京的老城区里处处可见。不少居民为了停车不惜全家上阵抢车位、私装地锁。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曾在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初步测算,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年净增约1900万辆。但大城市小汽车与停车位的平均比例约为1:0.8,中小城市约为1:0.5,而发达国家约为1:1.3。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我国需要建设的停车位规模越来越大。
《中国立体停车场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分析报告》显示,去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到1.72亿辆,同比增长11.35%。预计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将超过2600万辆。根据测算,假定每辆车每年行驶2万公里,时速50公里,则全年的动态交通行驶状态只有400小时,而静态停放状态达8000多小时,占95%以上。
但许多城市在设计规划时,并未预计到汽车保有量将会猛增。老旧小区在建设之初并没有留出机动车停放空间。以至于私家车出现后,新增的停车空间,不得不挤占包括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甚至机动车道在内的各种道路,原有的自行车停放场所,以及绿地、休闲场所等公共设施空间。
去年12月2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表示,“停车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对家庭轿车爆发式增长准备不足。政府准备不足,社会准备不足,居民准备不足,市场也准备不足。”
缺乏停车付费意识
其实,车位并非绝对不够。就在柴女士所说的王府井APM附近,经常来这里吃饭的李晓意每次都能找到车位,那就是旁边的写字楼地下车库,不过需要支付一定的停车费。“找不到车位的人分两种,一种是真不熟悉周边状况,一种则是舍不得付停车费。”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吴女士,2000年买下了一套商品房,小区里配建了地库,在当时住宅小区内是鲜见的。“当年根本停不满,可几年之后,小区停车一位难寻,停车费上涨的方案每次在业委会都通不过,很多人习惯了低价甚至免费停车。
和她有一样看法的还有程琳:“当初丈夫坚持要买车位的时候,我不同意。路边随便可以停,我想不明白为啥要买车位。”但没过半年,程琳就改变了想法,“原来随便停的路边,现在都找不到车位。不买车位以后更尴尬。”
当然,随便停的路边找不到车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可以免费停。住在北京市东城区的苏女士发现,虽然自家门口的马路几经拓宽,但三条机动车道往往只能用一条。“自行车道停了车,机动车道最外面也停车,电动摩托上了中间车道,最终汽车只能走最里侧的那条车道。”当然,只要没有被罚款,这样的违章停车并无任何成本。
虽然许多城市都增加了路边停车的收费价格,但这样的市场杠杆在现实中并未能发挥全部作用。
智慧停车是盘活存量停车资源的一种方式。不过,存量资源毕竟有限,如何增加停车位有效供给并合理配置才是关键。
但是,许多城市建设用地有限,能够分给停车场的更加有限。“基于我国城市建设用地资源稀缺的现实,更应该发展智能化立体停车泊位建设。”国际绿色经济协会副会长关锐捷表示,“毕竟这是一种更加节约土地、节能的方式,一般情况下,建设300多个停车位平面停车需要占用土地12亩,而智能停车场只需占地1亩,一年节能减排折合的经费能超过50万元。”(记者 赵剑影)